除却那些被批判废弃的风水理论,如“八宅明镜”等,传统阳宅风水之说亦含有不少未显于科学的元素。
然而,无论是传统的表述还是实践,都已不足以满足现代住宅设计的需求。
将传统住宅风水中可取的科学成分继承、发扬并融入科学的设计方法中,同时探讨现代住宅设计中遇到的问题,便是本章的核心内容。

一幢住宅从其平面组成的各部分面积及使用性质来分析,大致可分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两大类。
使用部分包括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房间,前者如起居室、卧室;后者如厨房、浴室、厕所和储藏室等。
交通联系部分则是连接各个房间之间、楼层之间以及内外之间的通行区域,涵盖走廊、门厅、过道、楼梯、坡道等地。

概而言之,一户住宅通常由起居室、卧室、厨房、卫生间、室内过道或楼梯、储藏室、阳台、露台或庭院等几个部分构成。
起居室是家庭成员聚集活动的地方,如团聚、娱乐、会客、用餐等,需要宽敞的活动空间,家具多为多功能组合式。
卧室、学习或工作室则要求安静、适当分隔,避免相互干扰,活动空间可以相对较小,家具也相对专用。
因人们在主要使用房间的停留时间较长,因此对于朝向有一定需求。
而辅助用房和交通面积对朝向的要求相对较低。

设计使用房间平面时,一般考虑以下四点:(1) 房间面积、形状和尺寸要满足室内活动和家具合理布置的要求;(2) 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应便于出入安全,确保采光通风保温良好;(3) 房间的构成应使结构构造布局合理,施工方便,有利于房间之间的组合;(4) 室内空间及天花、地面、墙面等方面要考虑人们的审美要求。
同时,还需综合考虑经济实力和住宅标准问题。

从生理角度分析,人在居室内生活首先要保证有足够的新鲜空气,使人能自然呼吸。没有新鲜空气,就如同在夏日的拥挤公共汽车中,令人感到闷热不适。粗略计算,一个成年人每小时大约需要多少立方米的新鲜空气。
一般情况下,居室每小时换1次空气。这个新鲜空气的体积可以视为居室的容积,所以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居住面积需求。
一般来说,住宅中的大房间如起居室、卧室兼起居室等面积在15平方米左右;次要起居室为主卧室等中等面积的房间可取10.5~13平方米;小型辅助卧室则需6.5~8.5平方米。
当然,具体确定房间面积大小还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、居民生活习性、民族风俗及特殊需求等因素。

居室设计中,仅了解面积大小是不够的。一个狭长的房间,尽管面积足够大,但如同走廊般难以使用。因此,正确确定房间的开间和进深比例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居室设计,必须考虑到家具布局及内部使用情况。鉴于实际使用的复杂性,如改变室内布置、增设床位等,居室设计应提供多种布局可能性。
尺寸较小的家具,其布局更为灵活;而床作为主要家具之一,尺寸较大,布局时受到的限制也相对较多。
因此,在居室的面积和进深尺寸决定之前,应首先尽可能考虑有利于床位置的尺寸。

为减少建筑用地和争取好的朝向,一般情况下,居室的进深尺寸略大于开间尺寸,其比例不宜超过1:10,最好是5:4。这样既便于家具布置和使用,又满足人员日常活动需求。
具体设计还需参照其他因素,比如在寒冷的北方,人们更倾向于大方间小進深的居室,以获取更多日照;而在炎热的南方,则偏好大进深居室,以有效阻挡穿堂风和减少过多热辐射。

根据我国实际情况,居室大房间的结构尺寸通常采用6米x4.8米、7米x5.1米、6米x4.5米等;中等房间可采用5米x5米、6米x4米等;小房间则可采用4米x4米、4米x6米等。
居室中的门窗开设位置对家具布局和使用影响很大。一般而言,窗户应尽可能居中布置于外墙,门则应靠近角落布置。
若有多个门,应力求尽量靠近,使交通路线简洁,减少占用使用面积。

在古代风水学中,许多关于住宅房屋尺寸、容积的讲究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。
正如古代所言“正房宽敞出贵人”、“堂屋有量不生灾”,这里的正房和堂屋相当于现代的起居室和主要卧室,足以看出古人对住宅房屋面积、容积十分重视。
“室大多阴,室小多阳,阴盛则阳病生,阳盛则阴病生”这种认为居室大小应适中的观点也基本符合科学道理,只是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而表述得较为模糊。
实际上,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,劳动人民总结出了适应当时当地条件的建房经验,所建居室大多是合理的。

作者 autho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