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上午,百度CEO李彦宏在百度世界大会上宣布了一项重要功能——相似查询结果。
在演讲中,李彦宏透露,目前百度的搜索引擎在处理用户查询时,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准确度,现在大家更看重的是查询结果的相似性,而搜索功能的“查找”则被运营者排在了很靠后的位置。
这里不得不提一下,因为李彦宏的普通话并非一百分,当然也可能是我对语音的处理能力有限,所以我把“查询结果”听成了“查询单”,后来看见网上的资讯和讨论才知道,原来这东西叫“相似查询结果”啊。
相似查询结果,顾名思义,就是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,给出与之相关度高的其他搜索关键词。有点类似百度提出的“相关词推荐”。
其实,关于相关词推荐是什么,打开百度的搜索框——输入一个关键词就知道了,相似查询结果就应该长成那样。
区别一是在搜索引擎的结果页面上,二是在后台数据的匹配算法上。
●●●相似查询结果的位置在哪?
有些人以为相似查询结果与搜索关键词、百度指数等关键词呈现方式相同,所以会显示在搜索结果的上方。这倒不一定。
搜索关键词的“尴尬”——姑且把搜索关键词没有达到百度预期的准确度这件事定义为失败吧——就在于百度没有把搜索关键词与用户真实需求做有效的区隔,从产品形态上看,似乎只有高低之分,从后台看,主要功能都是提供相关度高的关键词推荐。
区隔之二是在搜索结果页面上出现的位置,如果依然显示在搜索结果的上方,给用户的感觉一定还是以“查找”为主,预计相似查询结果只会出现在搜索结果的下方,同时在搜索框右侧的悬浮栏中提供快捷智能的相关词推荐。
●●●相似查询结果的数据存在哪?
后来,因为某些网站或应用的不合理推广方式,使得百度搜索引擎的用户体验大打折扣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百度开始提供类似的功能——关键词筛选器。
●●●相似查询结果有未来吗?
相比百度的搜索关键词功能,“相关词推荐”这样的产品似乎已经过时了。那么,百度的新功能——相似查询结果能成功吗?
尚未露出庐山真面目的相似查询结果,只是和百度的相关词推荐看起来像而已,但本质上是不同的。
百度做的是流量变现的生意,百度推出“相关词推荐”的初衷是利用自己的长尾流量帮助企业获得用户及商业转化。
众人拾柴火焰高,百度一早就明白这个道理,所以在百度刚刚推出搜索引擎的时候,就引入了第三方开发。同理,相似查询结果正式推出后,百度一定会采取同样的办法打造相似查询结果生态。
现在,开发一个网站的难度是降低了,但推广一个网站的成本越来越高。那么,对于一些资金有限的小微企业或者个人站长,利用百度的接口和能力,让自己在百度上获取和积累自己的种子用户,多好的事啊。
这么好的事,怎么会不参与呢?
对于做流量分配生意的平台方来说,命中注定会被其他人对抗。
拿淘宝来说,为了对抗百度的关键词广告,那么多人投入到SEO的工作中去。可对于不做流量分配的百度来说,百度上的开发者就不用因为获取百度的流量与百度对抗了。
天然的,不做流量分配的百度会有更多的盟友。
百度的主要业务还是流量变现,既然要从平台方获取流量,那企业为什么要推阉割版的“相关词推荐”呢?企业把获取相关词流量的投入放在自家网站的推广上不是更好?
一句话,企业对做百度相关词推荐的动力不足。
相反,百度的搜索引擎并没有引起传统媒体的反抗,反而吸引了众多传统媒体加入到百度中来。自百度开始展示搜索量以来,“1万+”成为一个让新媒体工作者如痴如狂的标准,因为在传统媒体传播领域,1万的点击就是一个都市资讯报啊!
“1万+”意味着他们获得了更多关注——虽然这些关注未必转化为购买力。
相信这次相似查询结果的推出,也会让进一步让用户在百度上花费更多时间——虽然可能李彦宏并不希望用户在百度上花大量时间——他可能希望的是用户不要在百度乃至一切应用上耗费无用的时间。
我隐隐地看到,百度有成为搜索引擎巨头的野心与前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