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宗美国亚马逊:Amazon.com
Amazon.com于1995年成立,是美国最早的一批电子商务公司之一,以自营模式为主导。最初,该网站主打书籍销售,随后将产品类别扩展至电子产品、服装和家具等。此外,亚马逊还推出了自己的电子阅读器Kindle Paperwhite和平板电脑,旨在推动电子书市场的发展。近期,据路透社报道,亚马逊可能将在未来几周加强本地化服务,以期进军水管和电力维修以及保姆等日常服务领域,把自己变成“万能商店”。这一经营模式也为许多其他国家的同类型电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
印度版“亚马逊”:Flipkart.com
在成立之初,Flipkart与Amazon一样,仅仅是一个卖书的网站。如今,它已成为一家拥有9万多名员工,数百万用户的市场巨头,年销售额已突破10亿美元。近期,Flipkart宣布获得新一轮1亿美元的融资,外界普遍猜测这轮融资使得其估值达到了70亿美元,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非上市公司之一。这也引起了正牌Amazon对印度市场的重视,以10亿美元的投入对抗来自Flipkart的竞争。此外,Flipkart也效仿Amazon推出了自己的手机和平板电脑,并收购了时尚电商Myntra,创建了自己的时尚品牌,努力实现全方位发展的电商企业。在物流和支付方面,Flipkart推出了定时达服务和自己的支付系统Payzippy,已成为印度市场上成熟的全能电商。
东南亚版“亚马逊”:Lazada.com
Lazada目前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在线零售服务商,其销售的产品包括电子设备、衣服、器械、书籍、化妆品等。不久前,小米通过Lazada平台在菲律宾进行销售。Lazada服务的范围涵盖了印度尼西亚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、泰国以及越南。该公司提供免费物流,商品可在14天内免费退货,用户在支付时也有多种选择。去年,英国零售商Tesco收购了部分Lazada的股权,期望通过Lazada进军东南亚的在线零售市场。
非洲版“亚马逊”:Jumia.com
成立于2012年,由德国风险投资公司Rocket Internet投资。目前在当地建有仓库,提供多达十万种不同的商品,覆盖尼日利亚、摩洛哥、象牙海岸、埃及和肯尼亚等地区。目前Jumia正准备开发三个新的市场——乌干达、加纳和喀麦隆,努力成为非洲的Amazon。Jumia Nigeria称已经控制了尼日利亚7%的网上零售市场,与10多万个顾客产生了交易关系。然而,这个国家的电子商务也面临着支付系统落后、物流网络稀少等基础设施层面的问题。这些问题背后,正是商机潜藏的地方。
中国版“亚马逊”:JD.com
拥有超过1亿注册用户和近万家供应商的京东,在线销售家电、数码通讯、电脑、家居百货、服装服饰、母婴、图书、食品等大类、数万个品牌百万种商品,日均处理量超过5万单。今年,京东在美国上市,迅速赶超Amazon的发展节奏。在中国市场上,京东已经超越了Amazon的中国网站,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电商企业。目前,京东与腾讯的合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,近日刚刚上线手机QQ的京东购物频道,新的QQ网购也已全新改版上线。
俄罗斯版“亚马逊”:Ulmart.org
作为俄罗斯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,Ulmart设立了明确的扩张方向,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年销售额增加到1亿-15亿美元。实际上,去年Ulmart的销售额达到了1亿美元,上涨了6%,据消息称,预计将在14年公司的销售额达到16亿美元。Ulmart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在成长,并一直占据着俄罗斯电商的首位,这与它对物流配送的重视密不可分。Ulmart的用户可以在物流中心免费领取自己的订单,而半数的消费者都会这么做。同时,消费者还可以选择将订单免费运送至Ulmart在郊区的任一站点。为IPO进行冲刺,是Ulmart最近正努力在做的事情。Ulmart将在伦敦、纽约及香港之间选择理想的上市地点,希望募集资金在1亿-4亿美元之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