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author

8 月 10, 2025

“赚钱神器”:淘新闻APP一键下载,你还在等什么?

最近,“看新闻能赚钱”“随时随地提现不受限”这类广告铺天盖地地在短视频平台出现。然而,这些广告背后隐藏着高额金币折算困难、提现面临各种套路的问题。

所谓的“看新闻赚钱”,其实只是广告噱头。高额金币实际上只值几毛钱,提现更是充满了种种套路。刘希同下载后发现,不仅需要绑定微信号、手机号,还要完成平台规定的各项任务才能赚取金币。“广告上宣称赚钱很容易,但实际流程很复杂,收益和宣传的不符。”刘希同说。

据应用市场统计数据显示,“淘头条”“微鲤看看”等应用的下载量已突破4万。这类“看新闻赚钱”的应用之所以能吸引众多用户下载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广告中经常使用“首次注册奖励5金币”“登录即可获得1金币”等标语。

然而,这些应用要求用户必须允许读取地理位置和通讯录信息才能打开,有些内容甚至打黄色擦边球,搭配诱惑性图片。根据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》,通过应用程序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,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。

一些PP规定首次邀请好友给予1金币奖励,邀请到的好友完成相应任务后,再给予金币奖励;有的发展下线奖励则更具诱惑力,宣传页面上写着邀请一位用户返现6元钱,邀请1位以上用户,最高可返85元。业内人士表示,所谓的“发展下线”实际上存在不少猫腻,老用户需要新用户做完平台给的新手任务后才能给予返现,而平台给新用户的任务,则是继续发展下线。

这些平台中存在大量广告,平台需要广告点击量来赚取利益。今年以来,一些地方公安、网信部门开始对此类PP进行打击。例如,贵阳警方查获的“闪阅精灵”案例,犯罪嫌疑人李某宣称在该软件上阅读新闻每天能赚取4元至8元不等的收益,并在短视频平台上进行宣传,骗取大量网民信任后,借机向用户兜售“激活卡”,涉案金额达1万元。

相关专家认为,一些以“看新闻赚钱”为噱头的PP传播大量垃圾信息,过度索取用户权限、获取个人信息,扰乱了新闻阅读市场秩序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表示,对于不具备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的PP,应加大查处力度。

各类手机应用市场也应尽快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,并对违规PP进行下架处理。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认为,鼓励发展下线,使得老用户、新用户之间构成了上下层级,并以参加者本人直接和间接发展的下线人数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,形成“金钱链”,部分模式与传销的构成要件相似,应尽快对此类行为进行规范。

匡文波等专家建议,读者要对以金钱诱惑、鼓励发展下线的PP自觉抵制。同时,加强对低俗违法内容的辨识能力,一旦发现平台上有谣言、涉黄等信息,积极向主管部门举报,避免因贪小利而成为不良信息扩散的“帮凶”。

作者 author